时间: 2025-05-09 00: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31
旧时家住长安城,
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
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
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
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
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
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
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
痛饮不用思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的美好回忆与豪情壮志。诗人曾居住在长安,夜晚的明月照耀着万家灯火,热闹的歌声和宴会让人陶醉,甚至不知银河的水位在倾斜。受降城的月色更加奇妙,广阔的沙漠在月光下显得无边无际。诗人描写夜间出征的壮观场面,骑兵踏冰而过,发出“冰冰欲裂”的声响。尽管将士们未曾在月落前凯旋归来,但鼓声和笛声如春雷般响亮。长安的高楼难道不值得快乐吗?但与此相比,远方的征途又显得多么近呢!诗人心怀不朽的志向,举杯畅饮,仰望星空,痛快地享受当下,不必再去思念长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因其诗歌作品数量众多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他的作品多表现家国情怀和个人志向,风格豪放、沉郁。
《秋月曲》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与金国的斗争时期,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景象,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充满豪情与豪迈。
《秋月曲》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诗中描写的长安城在秋月的照耀下,万家灯火通明,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幅繁华的画面中,诗人又自然而然地转向战场的情景,描绘了征战的艰辛与壮丽。陆游通过“铁马蹴冰”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战士们在严寒中出征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诗人也在诗中流露出对长安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战斗在即,诗人却选择醉饮当下,仰望星空,展现了他宽广的胸怀与无畏的精神。整首诗在对比中显示了长安的繁华与战场的壮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更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勇于追寻理想与豪情壮志的精神,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了什么?
A. 乡村
B. 繁华的都城
C. 战场
D. 学校
诗中“铁马蹴冰冰欲裂”描述了什么场景?
A. 宴会场景
B. 战斗场景
C. 田园风光
D. 旅行场景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对家国的思念与理想的追求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