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8
原文展示: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应该像我一样,再次相见时更显苍老。自从分别以来,秋天总是苦雨连绵,只觉得屋顶上的瓦松长得更长了。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是他在元祐六年(1091年)六月被罢免著作佐郎,同年仲冬复职著作郎兼史院检讨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官场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官场起伏中,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感慨。他在罢官复职之际,通过庭院树木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岁月无情和官场沉浮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庭院树木的变化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深刻感慨。首句“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通过拟人手法,将庭院树木与诗人自身相比,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后两句“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则进一步以秋雨和瓦松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变迁和时光无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耒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官场变迁。诗人通过庭院树木的变化,抒发了对岁月无情和官场沉浮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庭树”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A
诗中的“秋苦雨”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B
诗中的“瓦松”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