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予元祐六年六月罢著作佐郎除秘书丞是岁仲冬复除著作郎兼史院检讨复至旧局题屏》

时间: 2025-05-06 02:29:08

诗句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

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8

原文展示: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应该像我一样,再次相见时更显苍老。自从分别以来,秋天总是苦雨连绵,只觉得屋顶上的瓦松长得更长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 益:更加。
  • 老苍:苍老。
  • 别来:分别以来。
  • 秋苦雨:秋天连绵不断的雨。
  • 瓦松:屋顶上的松树,这里指屋顶上的草。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是他在元祐六年(1091年)六月被罢免著作佐郎,同年仲冬复职著作郎兼史院检讨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官场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官场起伏中,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感慨。他在罢官复职之际,通过庭院树木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岁月无情和官场沉浮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庭院树木的变化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深刻感慨。首句“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通过拟人手法,将庭院树木与诗人自身相比,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后两句“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则进一步以秋雨和瓦松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变迁和时光无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耒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诗人以庭院树木自比,表达了岁月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感慨。树木的苍老象征着诗人的沧桑,相逢时的变化更加深了这种感慨。
  2. “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诗人通过秋雨和瓦松的变化,抒发了对官场变迁和时光无情的感慨。秋雨连绵象征着官场的动荡,瓦松的长长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庭院树木拟人化,与诗人自身相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象征:秋雨和瓦松的变化象征着官场的动荡和岁月的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官场变迁。诗人通过庭院树木的变化,抒发了对岁月无情和官场沉浮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 秋苦雨:象征着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 瓦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庭树”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A

  2. 诗中的“秋苦雨”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B

  3. 诗中的“瓦松”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B. 官场的动荡和人生的变迁 C. 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官场沉浮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张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宋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情况。

相关查询

浪淘沙·纪梦 浪淘沙·公园水榭坐雨 浪淘沙 浪淘沙 秦淮水上看钟山 浪淘沙令 浪淘沙 专诸巷看谷梁买鼓槌 浪淘沙 其四 浪淘沙 春晚 浪淘沙 芦花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偏滞 臣字旁的字 包含凑的词语有哪些 枯燥乏味 言十妄九 歺字旁的字 喜行于色 破镜重归 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击水 铃辕 析开头的成语 松性 工字旁的字 摧坚陷阵 八字旁的字 毛举细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