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时间: 2025-05-04 03:54:31

诗句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

待欲题诗压崔颢。

慨凤台今在否,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

醉来疑梦里,梦入梅花,歌彻青衣听清窈。

起看飞鸿没尽,白鸟玄驹,谁能数、曹瞒袁绍。

待明年、七十问何如,笑只是今朝,浣花堂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4:31

原文展示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作者: 何梦桂 〔宋代〕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
待欲题诗压崔颢。
慨凤台今在否,
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
醉来疑梦里,
梦入梅花,
歌彻青衣听清窈。
起看飞鸿没尽,
白鸟玄驹,
谁能数曹瞒袁绍。
待明年七十问何如,
笑只是今朝,
浣花堂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江边小楼,白发苍苍,心中却渴望留下诗句。诗人感慨凤台是否仍在,白鹭在沙洲上飞舞,芳草丛生之处,自己在江边悠然自得。醉酒之中,仿佛置身梦境,梦中梅花盛开,歌声飘荡在青衣之中,清音回响。抬头望去,飞鸿在空中消失,白鸟与玄驹,谁能数得清曹操与袁绍的纷争。等到明年七十岁时再问自己如何,笑着回应只是今朝的浣花堂已老。

注释

  • 青衫: 青色的衣衫,象征文人。
  • 白发: 年老的标志,表达了诗人的苍老与对时光的感慨。
  • 凤台: 指古代名楼,寓意往日辉煌的追忆。
  • 曹瞒袁绍: 曹操和袁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象征历史的纷争与权力斗争。
  • 浣花堂: 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居所,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为文人,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何梦桂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江边小楼的意象,突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意象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青衫白发的形象,不仅是对自己年老的自省,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提到的凤台,仿佛在问询历史的辉煌是否依旧,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在醉酒的情境中,诗人进入了梦境,梅花的美丽景象与青衣的歌声交织,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这种梦境式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飞鸿与白鸟的意象,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世事纷争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矛盾。

最后,诗人提到明年七十岁,将以轻松幽默的态度面对人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豁达与洒脱。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衫白发,独倚江楼小: 描写诗人老态龙钟,独自倚靠在小楼,感受江水流淌的孤独。
  • 待欲题诗压崔颢: 诗人想要写诗,但心中却感到压抑,崔颢是著名诗人,暗示自己与前者的差距。
  • 慨凤台今在否: 对往日辉煌的追忆,凤台象征着历史的辉煌。
  • 白鹭沙洲,芳草外剩得闲身江表: 描绘自然的宁静,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醉来疑梦里: 形容醉酒后进入梦境的状态,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
  • 飞鸿没尽,白鸟玄驹: 观察自然,感慨世事如飞鸿般迅速,白鸟与玄驹象征着无尽的追求与历史的纷争。
  • 待明年七十问何如,笑只是今朝,浣花堂老: 以轻松的态度面对未来,表明对人生的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飞鸿”“白鸟”等意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迁。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如“青衫白发”“醉来疑梦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衫: 象征文人身份,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白发: 年老的标志,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凤台: 古代名楼,寓意对往昔的怀念与思索。
  • 飞鸿、白鸟: 自由与梦想的象征,同时也表达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台”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景
    B) 过去的辉煌
    C) 诗人的身份

  2.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惊讶
    C) 豁达

  3. “醉来疑梦里”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对梦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 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描写,但更加强调豪放与壮丽的情感。
  • 《登高》: 通过高处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对《洞仙歌》有更深刻的理解,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与哲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其一 出重闱和傅昭诗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三 八咏诗 解佩去朝市 永明乐 拟青青河畔草 东武吟行 酬华阳陶先生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封泥 贝字旁的字 如出一辙 兀字旁的字 得君行道 耂字旁的字 吴丝 包含舒的成语 几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玄黓 因循苟安 挽弩自射 骚人墨客 不厌糟糠 包含骐的词语有哪些 栽跟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