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2:23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
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追攀万国来,警卫百神陪。
画翣登秋殿,容衣入夜台。
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在一个纪元中,尊名正当其时,三朝之内,孝道养成了荣华。您高居于朝廷的至高位置,以厚德来承载众生。武帐之中空无一人,玄堂也因太平而掩闭。秋天的笳声和鼓声已然停止,松柏在山中悲鸣。威仪备齐以应吉凶,文物与军容交杂在一起。配合大地进行新的祭祀,因山而托住故封。凤凰虽飞却终究不会再回来,剑也化化为相随的伴侣。长乐宫中已无复临坐之人,空闻报晓的钟声在耳边回荡。万国来朝的盛况再难追忆,百神也不再陪伴。画舫驶入秋殿,衣裳在夜台显得格外显眼。云随仙驭而远去,风助着圣主的哀伤。唯有朝陵的阳光,暂时打开了妆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赋、诗、文为主,在文学和哲学上均有深远的影响。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是韩愈为已故的皇太后所作,这首挽歌表现了诗人对皇太后的深切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和忠贞的重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是韩愈对皇太后的深情追思,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皇太后在世时的威仪和去世后的孤寂。诗的开头部分以“尊名正”和“孝养荣”两句,直接表明了皇太后的尊贵地位与对国家的贡献,随后通过“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进一步强调了她的道德风范和对百姓的关怀。
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武帐空虚与玄堂掩闭的景象,象征着权力的失落与国家的安宁,另一方面又用“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来传达哀伤的气氛,营造出一幅悲凉的画面。通过“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的比喻,表现出对已故皇太后的深切怀念,暗示着生死离别的无奈。
最后部分,诗人总结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唯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哀悼中的一丝希望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皇太后的哀悼与怀念,反映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孝道与德行的推崇。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追忆,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表现了人们对生死、权力和道德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无复临长乐”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