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2:20
早晚飞来入锦城,
谁人教解百般鸣。
春风红树惊眠处,
似妒歌童作艳声。
早晨和晚上,黄莺飞入锦城,
谁教它会唱出如此多的鸣叫声?
春风吹动红树,惊醒了沉睡的人,
似乎在嫉妒那歌声的美妙。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以散文和诗歌著称。韩愈的诗风以清新、高远见长,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念。
《和武相公早春闻莺》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写黄莺的鸣叫,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这首诗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时节黄莺的鸣叫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开篇的“早晚飞来入锦城”,生动地描绘出黄莺在成都的自由飞翔,给人以清新之感。而“谁人教解百般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惊叹,仿佛在质疑这美妙的鸣叫究竟源自何处。
接下来的“春风红树惊眠处”则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春风轻拂,红树摇曳,仿佛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最后一句“似妒歌童作艳声”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人类的歌唱相对比,流露出诗人对黄莺歌声的无尽赞美与由衷的嫉妒。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黄莺鸣叫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锦城”是哪座城市?
“百般鸣”指的是谁的鸣叫?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