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时间: 2025-05-09 02:13:03

诗句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03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原文展示: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楸树,树上挂着青色的幢子,紫色的盖子,像个童子一样。细雨轻轻飘洒,烟雾缭绕,把它装点得像是笼子中的彩色美景。可惜的是,没有画师能来描绘它的美丽,想必一生中也难以见到这样壮丽的景象。

注释:

  • 青幢、紫盖:青色的幢子和紫色的盖子,形容树上装饰的华丽。
  • 童童:形容树的姿态端正,仿佛是一个小童子。
  • 细雨浮烟:细雨中有烟雾缭绕,增加了景色的朦胧感。
  • 画师:指的是能够将美景描绘出来的画家。

典故解析:

楸树在古代被视为高雅的象征,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联系。诗中提到没有画师能够描绘其美,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
  • 创作背景:此诗是韩愈在游览城南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楸树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艺术表达的无奈。青幢紫盖象征着楸树的高贵与脱俗,而细雨浮烟则为景物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气息。诗人用“不得画师来貌取”的感慨,传达了他对美的渴望及对现实的无奈。尽管眼前的美景令人心醉,但没有人能够将其真实地呈现出来,这种不可捉摸的美使人感到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美与艺术表现之间的距离,折射出韩愈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幢紫盖立童童”:描绘楸树的形态,表现其高大且华丽。
    • “细雨浮烟作彩笼”:细雨与雾气交融,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 “不得画师来貌取”:表达对画师的渴望,感叹难以捕捉的美。
    • “定知难见一生中”:强调这种美好难以再见,增添了诗的哀愁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楸树比作童子,增添了生动性。
    • 拟人:以“童童”形容树的姿态,使景物更具生气。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自然美与人类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美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青幢、紫盖:象征高洁与优雅,代表了自然的美好。
  • 细雨、浮烟:传达出一种柔和、朦胧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梦幻色彩。
  • 画师:象征艺术家,代表着对完美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幢紫盖”描绘的是: A. 一位童子
    B. 一棵楸树
    C. 一片花海
    D. 一座山

  2. 诗人希望通过“画师”表达什么? A. 自然美的渴望
    B. 对画师的不满
    C. 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山中问答》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同为唐诗,但前者更注重豪放与激情,而《游城南十六首·楸树》则沉静细腻,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精选》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和王适寒夜读书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传经台 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 其一 傅银青挽词二首 戏题三绝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蚕麦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生之道 铸兵 妍皮痴骨 弋字旁的字 众隶 死而复苏 生拉硬扯 包含暖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祛蠹除奸 提土旁的字 湮坠 重孙女 魚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援之以手 龙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