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范廉》

时间: 2025-05-07 09:46:42

诗句

一代功名醉,斯人尚独醒。

风霜寒惨淡,松柏後凋零。

岁晚虚前席,天涯作使星。

百城同缓带,列校听横经。

汲直非刀笔,山翁识宁馨。

愁思理前语。

祠下柳阴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42

原文展示:

一代功名醉,斯人尚独醒。
风霜寒惨淡,松柏后凋零。
岁晚虚前席,天涯作使星。
百城同缓带,列校听横经。
汲直非刀笔,山翁识宁馨。
愁思理前语,祠下柳阴庭。

白话文翻译:

这一代的功名让我陶醉,而他却依然清醒。
风霜交加,景色寒冷而惨淡,松柏也在凋零。
岁末时节,空荡荡的前席,仿佛天涯遥远如使者的星星。
百城如同缓带,校场里听着横经的声音。
汲取真理并非依赖刀笔,山中的老翁识得宁馨的芬芳。
愁思纷乱,理清前言后语,在祠堂的柳阴下静思。

注释:

  • 功名醉:指对功名的追求和向往,醉字有陶醉之意。
  • 斯人:这里指的是诗中提到的范廉,意指他在功名面前保持清醒。
  • 风霜寒惨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岁晚虚前席:岁末的空席,象征着失去的机会或物是人非。
  • 使星:天边的星星,象征着远方的旅人或使命。
  • 汲直非刀笔:强调获取真理的方式,非依靠文字或武器。
  • 宁馨:指一种淡雅的香气,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祠下柳阴庭:祠堂下的柳树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沉思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受到苏轼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个性,作品中常有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和范廉》写于诗人对同龄人范廉的钦佩与惋惜之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功名与理想的追求中,诗人对个人境遇的自省与哲理的探索。

诗歌鉴赏:

《和范廉》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黄庭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及对人生态度的探讨,表达了对清醒与陶醉的思考。诗中开篇即点明功名的幻影与现实的冷酷,风霜的惨淡与松柏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在描绘岁末之时,诗人感受到空荡的前席,象征着对过往机会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在此背景下,诗人又提到“百城同缓带”,不仅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内心的惆怅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汲直非刀笔”的哲思,诗人揭示出理想的获得并非依靠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替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在读者心中留下深远的回响,促使人们反思自身的追求与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代功名醉,斯人尚独醒。
    描述诗人对功名的陶醉,同时强调范廉的清醒,暗示对功名的追求可能是一种迷失。

  • 风霜寒惨淡,松柏后凋零。
    借助风霜的惨淡映射内心的孤独,松柏的凋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严酷。

  • 岁晚虚前席,天涯作使星。
    反映岁末的空虚感,天涯星斗比喻远方的理想与无法触及的目标。

  • 百城同缓带,列校听横经。
    描绘广阔的社会环境,校场上的学习与竞争,暗含对理想的追求。

  • 汲直非刀笔,山翁识宁馨。
    强调真理的获取在于内心的感悟而非外在的工具,山翁象征智慧与宁静。

  • 愁思理前语,祠下柳阴庭。
    诗人沉思于往事与未来的愁思,柳阴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思考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霜寒惨淡,松柏后凋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天涯比作使星,形象地表达了对理想的遥不可及。
  • 意象:松柏、柳阴等自然意象,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功名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社会的批判,提倡一种超脱于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功名:象征着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的追求。
  • 风霜:代表着生命中的磨难与考验。
  • 松柏:象征着坚韧与长青的精神。
  • 柳阴:营造出宁静、思考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斯人”指的是谁?

    • A. 黄庭坚
    • B. 范廉
    • C. 苏轼
  2. “岁晚虚前席”中的“虚”是什么意思?

    • A. 空荡荡
    • B. 有意义
    • C. 丰富多彩
  3. 诗中提到的“汲直非刀笔”强调什么?

    • A. 书法技巧
    • B. 内心的感悟
    • C. 对功名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作品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激情,而黄庭坚的《和范廉》则更加内省与沉思。两者虽然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诗风。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黄庭坚研究》

相关查询

湘妃怨 其二 湘妃怨 醉思仙 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 醉思仙 兕觥 鼓笛令 听扩音机播送歌乐 鼓笛令 题庄磐山表姊吟菊图 鼓笛令·赋蛙 燕山亭 燕山亭 北上感道旁垂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拍弹 非字旁的字 吃一箝二看三 福寿绵长 速断 力字旁的字 魂飞胆破 六齯 聿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学业有成 暴厉恣睢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包含残的词语有哪些 触景伤心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