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43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
作者: 黄庭坚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
这首诗表达了在迎接新朋友和送别旧友时的繁忙和辛勤。人们为了生计而出售腰间的剑,官员们则宽容对待后文的诗歌创作。众多朋友赠予沐浴之礼,在盛会中我感到惜别之情。虽然离开故国有千里之遥,但心中分忧的情谊却能很快与朋友靠近。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擅长用典,注重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黄庭坚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人在繁忙之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真挚。
黄庭坚的《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相聚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开篇的“迎新与送故”即设定了诗歌的基调,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既有迎接新朋友的欢愉,也有送别旧友的惆怅。接着,诗中提到“民卖腰间剑”,反映出社会的现实与百姓的生存困境,诗人以此引入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公宽柱后文”则显示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宽容与欣赏,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互助与包容。在“诸郎投赐沐”中,诗人借助礼物的意象,表达了友情的温暖,以及在高会之中对临别的惜别之情。最后,“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一句,虽有千里之遥,心中却因友谊而近,展现出人情的深厚与真挚。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黄庭坚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朋友间的相聚与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测试:
诗中“渠已不胜勤”中的“渠”指的是:
A. 他/她
B. 我
C. 他们
诗中提到的“民卖腰间剑”反映了什么?
A. 百姓的富裕
B. 百姓的艰辛生计
C. 文人的风雅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离别的伤感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友情的亲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