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0:50
夺却群生夏衣,成得衲僧卧具。
为伊业识茫茫,所以一夺一与。
三百四百野狐队,中有一两个不瞌睡。
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将世间众生的夏衣夺去,换成僧人的卧具。为了这个事业,众生在茫茫大海中追寻,因此才有了争夺与给予。三百四百只野狐的队伍中,偶尔有一两只是不安于眠。十方虚空中满是杂乱的碎片,难道不应该打破那贪婪的皮袋吗?
这首诗中提到的“野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狡猾和不安宁的性格,与佛教教义中的众生苦难相呼应。诗中提到的“十方虚空”则是佛教中描述宇宙的一个概念,寓意无限广阔的空间。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贪婪的批判,表达了对出家人生活的向往。
《化毡颂》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以夺取和给予的对比,表现出世间万物的无常与变化,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心灵的空虚和不安。黄庭坚通过“野狐队”的意象,暗示了众生在世俗中追逐欲望的盲目与无助。“十方虚空”不仅表现了宇宙的广阔,还暗含了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无数烦恼与困扰。最后的“打破悭皮袋”则是对贪婪的控诉,暗示人应当摆脱物欲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中的迷失,提醒人们应当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测试:
“夺却群生夏衣”中的“夺却”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野狐”象征什么?
答案:1. B; 2.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