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59
连天际海白皑皑,
好上高楼望一回。
何处更能分道路,此时兼不认池台。
万重云树山头翠,
百尺花楼江畔开。
素壁联题分韵句,
红炉巡饮暖寒杯。
冰铺湖水银为面,
风卷汀沙玉作堆。
绊惹舞人春艳曳,
句留醉客夜裴回。
输将虚白堂前鹤,
失却樟亭驿后梅。
别有故情偏忆得,
曾经穷苦照书来。
整片天空与海面交汇处,白雪皑皑;
我登上高楼,期望能看一眼这美景。
何处还能分清道路,此时连池台也认不清了。
万重云树翠绿在山头,
百尺花楼在江边盛开。
白色的墙壁上题写着韵句,
红色的炉子旁暖饮着寒杯。
冰面如银铺在湖水上,
风卷起沙滩上的玉石堆。
舞者的裙摆绊住了春天的艳丽,
留下醉客在夜里徘徊。
把虚白的鹤送到堂前,
却失去了樟亭驿后的梅花。
另有一份旧情偏偏让我想起,
曾经历过的艰苦,曾为书籍而奋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涵盖了爱情、政治、人生等多个主题,深受人们喜爱。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可能正值一个人生的反思期,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和对过往艰苦生活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写雪景和高楼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感受。开篇以“连天际海白皑皑”引入,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清冷的氛围,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寒冷的气息。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何处更能分道路,此时兼不认池台”表达了对迷失方向的困惑,仿佛在暗喻人生道路的复杂与艰难。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诗人细腻地展现了冬日的特征,让人感受到寒冷和孤独的美感。
诗中“万重云树山头翠,百尺花楼江畔开”进一步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花楼的美丽与山头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后面的描写则转向酒宴的温暖,体现了人们在寒冷中对温暖与欢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称的手法,构建出一种既孤独又温暖的情感,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与酒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在孤独与温暖之间的情感交织,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
A. 红炉巡饮暖寒杯
B. 万重云树山头翠
C. 输将虚白堂前鹤
D. 何处更能分道路
“冰铺湖水银为面”中的“银”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酒
B. 水
C. 冰
D.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