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05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一月三回寒食会,春光应不负今年。
这首诗讲述了在会昌元年春天的美好时光。鸡鸣声中,宴席频繁,大家欢声笑语,吟唱着歌曲,伴随着乐器的演奏。这个月里,我参加了三次寒食节的聚会,希望春天的明媚景色不会辜负这一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关注社会民生,尤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知。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创作于唐会昌元年,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与友人聚会的欢乐氛围。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赠举之仆射》描绘了一个温馨愉快的春日聚会场景,展现了白居易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诗中“鸡毬饧粥屡开筵”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热闹,宴席上的饮食与欢笑声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随着寒食节的到来,诗人用“一月三回寒食会”表达了对节日的珍视与重视,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最后一句“春光应不负今年”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但白居易的作品多聚焦于生活的细腻与人情,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兴亡。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