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0:05
戏作家酿二首
苏辙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
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
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
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
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
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
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
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
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
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在炎热的夏天开始酿酒,到了秋天便收割稻谷。
甘甜的泉水从桐树和柏树中汲取,火候的掌握向邻村的老奶奶请教。
酒坛里唧唧作响,阳光照射下的梨和枣慢慢成熟。
一拨酒已经熟成,我急忙去尝,但又觉得来得不早。
我身体虚弱,脸色如红酒般醉人,惊得我跌倒在地。
子云(即子贡)交游广泛,好事总是时常找上他。
嗣宗(即苏轼)尚在官场,兵器和厨房的美味能常常享用。
可我年老闭门不出,奈何我平生就爱酒。
我还未离开这个禁酒之地,怎能甘心成为酒坛中的盗贼。
一醉之后,酒渣空空如也,肚子里又没人告诉我。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明允,号庵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才华横溢,诗词、散文、书信等各类文体均有涉猎。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酒的热爱以及在年老时的无奈与感慨。诗中通过酿酒的过程,隐喻人生的苦乐。
这首诗以酿酒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辙在诗中以生动的细节描绘酿酒的情景,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诗的开头描绘了夏秋交替的季节,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接着,诗人通过与邻居老妇的交流,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苏辙对醉酒的自嘲更是令人深思。他在醉酒后显得无助,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最后,诗中提到的“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省与反思。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细腻。通过酿酒这一生活细节,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对社会人情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酿酒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反思,尤其在老年时对酒的依恋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字是什么?
A. 明允
B. 直方
C. 君子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邻媪”指的是谁?
A. 隔壁的老人
B. 邻居的老妇人
C. 远方的亲戚
答案: B
“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酒的渴望
B. 对社会的愤怒
C. 对自己身份的自省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