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42
酬刘和州戏赠
作者:白居易
钱唐山水接苏台,
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
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珮啼相送,
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
长抛春恨在天台。
这首诗描写了钱塘的山水与苏台相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不足的惭愧。虽然政事方面无所争论,但风情依旧存在,未来也会有情感的延续。诗中提到双蛾(美丽的女子)解开佩饰,啼叫着送别,五匹马的铃铛声欢笑着返回。与刘郎不同的是,他没有远大的志向,长久以来把春天的遗憾抛在了天台。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闻名于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与刘和州相识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并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与反思。
《酬刘和州戏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钱塘山水与苏台的相接,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人际关系的深厚。白居易在诗中自谦,认为自己才华不足,对刘和州的友谊倍感珍惜。在描写中,双蛾解珮、五马鸣珂等意象生动形象,展示了送别的场景与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对于春天的遗憾与未来的期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余,也反思了自身的不足,展现出一种自省的智慧。诗的最后一句提到“长抛春恨在天台”,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身不足的反思,同时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钱唐”指的是哪个地方?
“双蛾解珮”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