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4:46
万寿寺牡丹
作者: 翁承赞 〔唐代〕
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这首诗描绘了万寿寺牡丹盛开的景象,花香随着和风吸引着众多贵族游人,高僧走动时也不禁停下脚步流连忘返。可怜的是,殿角的长松显得苍翠欲滴,却没有王孙贵族的身影前来欣赏。
作者介绍:翁承赞,唐代诗人,精于花鸟、风景题材,擅长描写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细腻。他的诗作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以万寿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高僧的流连,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社会现象的感悟。
《万寿寺牡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盛开的牡丹花和高僧的流连,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首句“烂熳香风引贵游”通过“烂熳”一词突出了牡丹花的美丽与芬芳,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吸引着贵族游人前来观赏。而“高僧移步亦迟留”,则将目光转向高僧,表现出他们对美的欣赏与陶醉。此时,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场景,也体现了高僧虽然身处繁华却依然保持内心宁静的态度。
接下来的“可怜殿角长松色”,则是诗人的感叹,松树在殿角静静生长,显得苍翠欲滴,然而却没有王孙的身影前来欣赏,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情冷暖之间的差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人情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牡丹
C. 菊花
D. 兰花
“高僧移步亦迟留”中高僧表现出什么态度?
A. 急忙离去
B. 细心欣赏
C. 不屑一顾
D. 无所事事
诗中“可怜殿角长松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翁承赞的《万寿寺牡丹》更关注自然的美丽与人对自然的态度,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离愁与家国情怀。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