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49
原文展示:
初秋欧桢伯招集青溪馆余值病不赴分得期字韵
作者: 祁衍曾 〔明代〕
本无司马赋,渴病亦相随。
伏枕谁堪问,酣歌闻尔为。
天清一叶下,日落万山悲。
留滞惊秋早,还家未有期。
白话文翻译:
这本来就没有司马的赋诗,渴望与病痛也随之而来。
枕卧在床,谁能来问我,醉歌声中你在何方。
天清气爽,树叶纷纷落下,日落时分,万山显得悲凉。
我被滞留,惊讶于早秋的来临,回家的日子尚未确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祁衍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于世,常以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初秋时节,诗人因病未能赴约,与友人相聚,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因病无法归家的失落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秋为背景,透过诗人的病痛和对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诗的开篇提到“本无司马赋”,表明诗人不愿意以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自己的感受,反而更倾向于真实的表达。接着,诗人以“伏枕谁堪问”自述病重,四周无人与其倾诉,显得孤独。
“酣歌闻尔为”一句,虽在病榻之上,却依然渴望着欢快的歌声,显示出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后面的描写“天清一叶下,日落万山悲”,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感伤。秋天的清新与落叶的悲凉,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诗人以“留滞惊秋早,还家未有期”总结全诗,表现出对回家的渴望与无尽的等待,深化了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体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个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因病无法归家的无奈,反映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司马赋”指的是谁的作品?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赴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