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4:11
将还罗浮留别李敬可袁可观于钟昌父宅
祁衍曾 〔明代〕
兴入元冬百不思,匣琴流水过钟期。
萧条敢薄袁安雪,俊逸同传李白诗。
天上星辰龙剑合,人间风雨梦魂疑。
青山此去情何限,岂谓鹪鹩慰一枝。
在这个元冬的时节,我百感交集,心中无所思。琴匣中琴声如流水般流淌,仿佛是钟期的琴声再现。
我怎么能在这萧条中轻视袁安的雪呢?他的高雅才情,和李白的诗篇一样流传千古。
天上的星辰与龙剑交织在一起,人间的风雨让我的梦中充满疑虑。
青山此去,情感无尽,难道我只会安慰鹪鹩在一枝上吗?
祁衍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被认为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该诗是在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理想与情操的反思。开篇“兴入元冬百不思”直接表露了作者在严冬时节的孤独感,内心的思绪万千,却无从释放。接下来提到“匣琴流水过钟期”,让人想起那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钟期是对音乐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在诗中与友谊相互交织。
诗中“萧条敢薄袁安雪”,将袁安的高洁与当前的萧条形成对比,表现了对高雅文人的敬仰。而李白的诗则是更高的文化象征,突出诗人的志向与追求。后两句则将视野拓展至宇宙,表达了对命运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的青山与鹪鹩,象征着情感的无尽与微小的安慰,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对理想与高洁情操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钟期”主要象征:
A. 友谊
B. 音乐
C. 离别
D. 孤独
“萧条敢薄袁安雪”中的“袁安”指的是: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音乐家
D. 自然景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自然之美
B. 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C. 离别的痛苦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1. B;2. B;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