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5:19
俱事重华著直声,
百年藏藁未流行。
世评谏疏如刘向,
公读遗书感乐生。
里有襄阳耆旧传,
史无齐鲁大臣名。
孤孙白首荒家学,
甘作滕民负耒耕。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重华时代的事务中,我的名声显赫,
然而经过百年,仍然有许多真理未被传播。
世间对劝谏的评议就像刘向那样,
我在阅读古人的遗书时,感到无比快乐。
在这里,有襄阳的老人传讲着旧事,
但历史上却没有齐鲁的那些大臣的名号。
我这孤独的孙子已到白发苍苍的年纪,
甘愿做滕民,耕作于荒芜的家园。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其作品语言简练,情感深刻,常常带有对人事的反思。
此诗写于宋代,在社会动荡与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刘克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当下社会的感慨。
这首诗以刘克庄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化的珍视为核心,展现了他对古代士人的尊崇和对文献传承的关注。诗中的“俱事重华著直声”一句,表明了他对曾经盛世的怀念,而“百年藏藁未流行”则反映了对真理不被传播的无奈与忧虑。刘向的提及,强调了劝谏与直言的重要性,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尤为珍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襄阳耆旧的描绘,展现了地方文化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遗忘与大臣名号的缺失,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叹息。最后两句“孤孙白首荒家学,甘作滕民负耒耕”,更是将个人的悲剧与时代的沧桑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通过这些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诗歌揭示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显示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提到的“刘向”是何时的文学家?
“孤孙白首荒家学”中“白首”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