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35
作者: 饶芝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闲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闲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银色的叶子烧得只剩残缺,金色的徽章也已按下,春风的主宰是谁呢?
梨花的泪水沾湿了兰草的露珠,早已没有了情绪。
依稀记得那年春天的景象,无数的蜜蜂喧闹,蝴蝶翩翩起舞。
竟然如此轻率地辜负了芳华,如今只剩下细雨轻寒。
打算将旧恨从今往后抛却,统统交给他人去拾取。
蜡烛燃尽了温暖,蚕茧也僵硬了,过去的情景仍然留存。
如今是传递柑橘的季节,酒宴的天气,我一味地闲猜浪语。
我空自倚着栏杆,数着风的细语,已是第十二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银叶”和“金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隐含了青春的短暂与无常。梨花与兰花的意象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美丽与脆弱。
作者介绍: 饶芝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抒情诗见长,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青春的追忆与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无奈。
《消息·思春》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惋惜。开篇的“银叶烧残,金徽按罢”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光的短暂,诗人以此引入对往昔的回忆。接下来的“断梨云泪沾兰露”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失落的情感与无法挽回的青春。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蜂喧蝶舞”、“轻寒细雨”,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对春天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青春的感慨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最后,诗人提到“待将旧恨,从今抛却”,显示出一种释怀与放下的态度,虽然内心仍有不舍,但也意识到了生活的继续。
逐句解析: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闲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闲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释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叶烧残”意味着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的心情
答案: B
诗人提到的“蜂喧蝶舞”指的是什么?
A. 青春的活力
B. 生命的消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A
“蜡尽灰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与希望
B. 失落与遗憾
C. 快乐与欢愉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如梦令》更偏向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消息·思春》则更多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生命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