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8:09
红情
奴子移芍药三本,植之庭隅,时已立夏数日,恐遂蕉萃。适得好雨,经宿而活,喜赋是解。
谁家烟玉。趁粉苞未吐,金鸦先斸。换叶移根,宛转风前倚修竹。可是伤春静女,都不掼玉阶华屋。且乞与细土清泉,低亚旧栏角。清旭。映窗縠。喜暖雨弄晴,翠枝新沐。细君暗祝,未要东风与拘束。忏却将离小字,刚换得带围金簇。待说与扬州梦,慢斟缥醁。
这首诗的开头讲述了作者的庭院中移植了几株芍药,季节已入夏,担心花朵会凋谢。恰逢一场好雨,花儿在雨中生长得更加茂盛,作者心情愉悦,写下这首诗。接着,作者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趁着花苞尚未开放,金色的鸟儿已经在枝头鸣叫。诗中提到换叶移根,像是在风中倚靠着修竹,暗示着春天的伤感。诗人请求给一些细土和清泉,浇灌在旧栏角。清晨的阳光映照在窗户上,温暖的雨水滋润着新发的翠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东风不要束缚自己,期待着与扬州的美好梦境。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初夏,正值芍药盛开时期,诗人在庭院中观察花朵的生长,感受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芍药的生长和自然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头几句,诗人通过对芍药的移植,展现了春夏交替的时节变化,表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担忧。随后,诗中描绘的烟玉和金鸦,创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人借此引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且乞与细土清泉”的请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渴望通过细心的呵护来换取花的美丽。阳光和雨水的交织,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换,尤其在“喜暖雨弄晴”中,传达出一种愉悦与轻松的情绪,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诗人对扬州梦的向往,显示了对自由与美好未来的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体悟到生命的珍贵与变化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金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饮料
D. 一种饰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红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意象上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樊增祥更侧重于描绘生活细节,而李白则突出个体的孤独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