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6:05
《诉衷情(中秋不见月)》
作者:张孝祥 〔宋代〕
晚烟斜日思悠悠。西北有高楼。十分准拟明月,还似去年游。飞玉斝,卷琼钩。唤新愁。姮娥贪共,暮雨朝云,忘了中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夜没有见到明月时的思念之情。傍晚的烟雾和斜阳让人感到思绪悠长,西北方有一座高楼。心中十分想念明月,就像去年游玩的情景。手中的玉杯飞舞着,卷起了琼钩,唤起了新一轮的愁绪。嫦娥贪恋与月亮共度的时光,然而在这暮雨朝云的缠绵中,却忘记了今天是中秋。
张孝祥,字君实,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这首诗作于中秋节时,正值月圆之际,然而诗人却未能如愿见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作为团圆的节日,诗人内心的惆怅与遗憾愈加显得深沉。
《诉衷情(中秋不见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中秋团圆的渴望与无奈。词的开头“晚烟斜日思悠悠”,描绘了一个悠长而富有诗意的傍晚场景,烟雾弥漫,斜阳透射,营造出一种思绪缠绵的氛围。接下来的“西北有高楼”暗示了诗人对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人的思念,似乎在暗示着他渴望与之团聚的心情。
“十分准拟明月,还似去年游”则反映了诗人对往年中秋的回忆,明月象征着团圆,而今年的缺失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惆怅。词中提到的“飞玉斝,卷琼钩”,不仅是饮酒的场景,更是一种无奈中的自我安慰。最后,诗人化用了嫦娥的传说,表达了自己在暮雨朝云的迷离中,对团圆的向往和对月亮的执念。
整首词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和对亲友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围绕着中秋节这个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中无法相聚的痛苦,展现了深切的思乡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本诗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飞玉斝”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