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2:29
后巫山高一首
作者:范成大〔宋代〕
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
余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造化钟奇矗瑶巇,真灵择胜深珠宫。
朝云未罢暮云起,阴晴竟日长冥蒙。
瑶姬作意送归客,一夜收潦仍回风。
仰看馆御飞楫过,回首已在虚无中。
惟余乌鸦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复东。
在凝真宫前有十二座高峰,两座山峰如秀丽的女子,清翠的山色直插天空。其余的山峰也各具风采,白色的岩壁和青色的崖壁重重叠叠。秋天的江水在半山腰漱洗石头,仿佛要倚天而立的削铁般的荒凉行踪。大自然的奇妙造化使得瑶台屹立,真正的灵气选择了深处的珠宫。早上的云彩未散,傍晚的云彩又升起,阴晴变幻的一天漫长而朦胧。瑶姬故意送走归客,夜间收起了雨水,风又回来了。仰头看着天上的飞舟经过,回首时已在虚无之中。唯有乌鸦作使者,迎接船只,送走船只,西去又东归。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蕙堂,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与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游历巫山,感受山水之美,抒发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慨。
《后巫山高》是一首描写巫山自然风光的山水诗,诗中描绘的景象既宏伟又细腻,展现了巫山的壮丽与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诗的开头以“凝真宫前十二峰”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仙境,十二峰的描述生动而形象,展现了巫山的高耸和秀丽。此后,诗人通过对山崖、江水、云雾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气象万千的自然图景。
诗中的“瑶姬”一词,赋予了自然以灵性,仿佛在诉说着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诗的最后两句,乌鸦作为使者,送船迎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索。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巫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旅程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姬”指的是谁?
A. 一位仙女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神兽
诗的开头提到的“十二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泰山
B. 黄山
C. 巫山
D. 华山
诗中“白壁苍崖”意指什么?
A. 雪山
B. 高耸的岩石
C. 大海
D. 森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