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客游洞庭湖》

时间: 2025-04-30 21:27:26

诗句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26

送客游洞庭湖

原文展示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遇见了楚地的客人,询问巴州的行程。他将要扬帆出发,游览湖上风光。
银河长天与洞庭湖相连,云霞映照着岳阳楼的一半。
低空中的白雁飞向寒冷的沙洲,隔着水面丹枫在暮秋中显得格外耀眼。
不要对湘君倾听那悠扬的鼓瑟声,黄陵的月色冷淡,令人更添愁绪。

注释

  • 楚客:指楚地的客人,代表着远道而来的朋友。
  • 巴州:古地名,位于今重庆一带,是客人出发的目的地。
  • 天汉:银河,形容浩瀚的天空。
  • 岳阳楼:位于岳阳,是著名的楼阁,常与洞庭湖相联系。
  • 寒渚:寒冷的沙洲,渚指小岛或沙洲。
  • 湘君:指湘江的神灵,或是指湘水的美丽女子。
  • 黄陵:黄陵指黄帝的陵墓,寓意深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谢榛,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谢榛游览洞庭湖时,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心情。开篇以楚客的提问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描写天汉与洞庭湖的相连,展现了湖面的浩瀚以及岳阳楼的壮观,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白雁飞过寒渚,映衬秋日的冷清与凄凉,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愁绪。最后一句“莫向湘君听鼓瑟”,不仅是对美好音乐的否定,更是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的升华。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相逢楚客问巴州:描绘出诗人与客人的相遇,展现了友谊的温暖。
    • 此去扬帆湖上游:表达即将启程的兴奋与期待。
    • 天汉长连洞庭水:银河与湖水的融汇,体现自然的壮丽。
    • 云霞半入岳阳楼:云霞映衬岳阳楼,展现出美丽的画面。
    • 低空白雁投寒渚:白雁飞翔,带来秋日的清冷气息。
    • 隔浦丹枫照暮秋:丹枫映照秋日,增添了诗的色彩。
    • 莫向湘君听鼓瑟:不愿再倾听美妙的音乐,表达离别的无奈。
    • 黄陵月冷不胜愁:黄陵的冷月映衬出深深的愁绪。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长天,与湖水相连,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如“低空白雁”与“隔浦丹枫”,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离别时心中涌动的愁苦情感,传达了人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白雁: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丹枫: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客”是指哪个地方的客人? A. 巴州
      B. 楚地
      C. 岳阳
      D. 湘江
    2. 诗中描绘的“低空白雁”代表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离别
      C. 欢乐
      D. 平静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勃的《滕王阁序》,其描写的壮丽景色与离愁别绪有相似之处。
  • 诗词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与谢榛的《送客游洞庭湖》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景的赞美,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体现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表意一章 水调歌头·八蛮朝凤阙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秋日寄方君璧女士燕京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四 和海盐尉范行之 水调歌头·马湛丈寄示戊戌中秋戏和东坡韵词,因念浦东村景,补成一阕 水调歌头 辛亥中秋夕游海上望月他岛山楼有吹笛者清光满秋哀音动空际愀然生故国之思后十日束装归国 水调歌头 匏老自洛阳见寄新词,率次奉酬。时予远客嫩江,视粟末更北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重不返 天开头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倒熟话 躬开头的成语 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灾虞 死有余僇 促衿 单人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颜丹鬓绿 滂敷 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变容改俗 两明 独揽大权 先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