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40
原文展示:
送赵太守还任淮安
谢榛 〔明代〕
相思隔楚树,相聚复燕州。
五马翻成别,孤樽不可留。
江河自襟带,南北此咽喉。
昭代今多事,苍生日隐忧。
几时堪卧治,何处薄征求。
海上寒涛息,天边春气流。
花明射阳水,月满镇淮楼。
地胜多名士,何人托乘游。
白话文翻译:
相思的情感像楚地的树木一样遥远,而我们相聚的地方又在燕州。五匹马翻腾着,成了我们分别的场景,孤独的酒樽无法再留住时间。江河环绕着我的身心,南北方的水路交汇在这里。时局动荡不安,苍天也让我隐隐感到忧虑。何时才能安心治理政事,又在哪里可以寻求到微薄的安慰呢?海上的寒潮已经停止,天边的春风正在流动。阳光照射在明亮的花朵上,月光洒满了镇淮楼。这里土地肥沃,人才辈出,然而又有谁能乘风破浪,尽情游历呢?
注释:
- 相思:思念的情感,尤其是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
- 楚树:指的是楚地的树木,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 燕州:指的是燕地,古代指代北方的一个地区,与楚地遥相呼应。
- 五马:五匹马,象征着分别之时的匆忙与不舍。
- 孤樽不可留:孤单的酒樽无法再留住人,表达了离别的无奈。
- 江河自襟带:江河环绕着我的身心,表明作者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昭代:指的是明代,表明时代背景。
- 苍生日隐忧:苍天在生辰之际也让我感到隐隐的忧虑。
- 薄征求:微薄的请求与寻求,说明作者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榛(约 1492—1555),字梦祥,号惺村,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谢榛送别赵太守返回淮安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思考。淮安作为重要的水路要地,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诗中流露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与忧虑。
诗歌鉴赏:
《送赵太守还任淮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与对人生的深思。全诗以楚树与燕州的遥远作为引子,隐喻着两人之间的思念。开头的相思与楚树相隔,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五马翻成别,孤樽不可留,传达出离别时的紧迫与孤独感。
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时局的思考,江河自襟带,南北此咽喉,展现了地理与历史的交织。昭代的多事与苍生的隐忧让人感受到深重的社会责任感,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在思考更广泛的人生与历史。最后描绘的春气流、明花射阳水、月满镇淮楼等意象,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美好祝愿的寄托。
整首诗情与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经历,也有对时代的思考,体现了谢榛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思隔楚树:思念的情感如同距离遥远的楚地树木,暗示两人相隔甚远。
- 相聚复燕州:彼此相聚的地方在燕州,强调友情的珍贵与脆弱。
- 五马翻成别:形象地描绘分别时的匆忙情景,五匹马象征着离别的匆促。
- 孤樽不可留:孤独的酒樽无法再留住人,表达对友谊的留恋与无奈。
- 江河自襟带:江河环绕,暗示作者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南北此咽喉:此地为南北交通重地,表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昭代今多事:时代动荡,暗示当时的政治局势。
- 苍生日隐忧:自然与人心的隐忧,表明对未来的担忧。
- 几时堪卧治:何时能安心治理政事,体现出对政治的关心。
- 何处薄征求:寻找微薄的安慰,表现出作者的无奈与彷徨。
- 海上寒涛息:海上的波涛已平息,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天边春气流:春天的气息飘荡在天边,寓意希望与新生。
- 花明射阳水:阳光照射在水面,展现自然的美丽。
- 月满镇淮楼:满月照耀镇淮楼,意象美好,象征团圆与和谐。
- 地胜多名士:此地人才辈出,表现出对故土的自豪感。
- 何人托乘游:反问有谁能乘风破浪,尽情游历,暗示人生的局限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思隔楚树,相聚复燕州”,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孤樽不可留”,用酒樽比喻留不住的时间与友谊。
- 意象:诗中运用江河、春气、花明等意象,传达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友情与离别,兼顾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树:象征思念与距离,反映出对故土的依恋。
- 燕州:代表相聚之地,体现友情的温暖。
- 五马:象征离别的匆忙,传达出不舍之情。
- 孤樽:象征孤独与失落,表现内心的挣扎。
- 江河:代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寒涛:象征不安与不确定,反映社会动荡。
- 春气:象征希望与新生,寓意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送赵太守还任淮安》的作者是谁?
-
诗中提到的“楚树”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与思念
- C. 自然
- D. 时光
-
“孤樽不可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友情的珍惜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社会的无奈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赵太守还任淮安》的相似之处在于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前者更侧重个人感情的细腻,后者则兼顾对时局的思考。
- 《春望》中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送赵太守还任淮安》中的社会隐忧相呼应,体现出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以上为《送赵太守还任淮安》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对您理解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