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赵德成东岩》

时间: 2025-05-07 09:41:11

诗句

人间无处着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

习气犹余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11

原文展示:

人间无处着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习气犹余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没有地方能让我这样的人的栖息,只能依偎在飞流的泉水和苔藓石边。习惯于过去的虚幻诗篇,令人感到猿猴和仙鹤也在风烟中哀怨。

注释:

  • 我辈:指诗人及其同类人,意指志同道合的人。
  • 飞泉:指急流而下的泉水,象征清澈和奔放。
  • 藓石:长有苔藓的石头,常常与幽静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 习气:指习惯、旧的风气。
  • 子虚赋:指《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王褒所作,内容虚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猿鹤:猿指猿猴,鹤指仙鹤,二者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或高洁的境界。
  • 风烟:指自然环境中的风和烟雾,可能暗示世事的变迁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山,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著有多部诗集。方岳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风景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找宁静之地的渴望。

诗歌鉴赏:

《寄题赵德成东岩》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人间无处着我辈”,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疏离感,仿佛在说,世间再没有适合我这样的人的栖息之地,只有自然的飞泉与苔藓石才是我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的“习气犹余子虚赋”,则刻画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旧习气的反思。过去的虚幻诗篇虽然美丽,但却无法给人带来实质的安慰,反而让人感到无奈与孤独。

最后“苦令猿鹤怨风烟”则通过猿猴与仙鹤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与无奈。猿猴的哀怨与仙鹤的高洁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无处着我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疏离感,认为人间没有适合自己的地方。
  2. 只可飞泉藓石边:寄情于自然,向往在飞泉与苔藓石边生活的宁静。
  3. 习气犹余子虚赋:对过去虚幻的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示对旧习气的无奈。
  4. 苦令猿鹤怨风烟:通过猿猴与仙鹤的哀怨,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对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如“飞泉”、“藓石”、“猿鹤”等,构成了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内心情感。
  • 比喻:将猿鹤的哀怨比作人们的孤独,提升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泉:象征灵动与清澈,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由境界。
  • 藓石: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安逸,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猿鹤:象征孤独与高洁,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泉”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由 C. 贫穷

  2. “习气犹余子虚赋”中的“习气”是指什么? A. 习惯 B. 美德 C. 诗词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方岳的《寄题赵德成东岩》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但方岳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戏彩堂高无溽暑 玉楼春 和稼庵韵 玉楼春·绣衾慵展金泥凤 玉楼春(席上和衢守李师文) 玉楼春 题《东海劳歌》 玉楼春 寄外 玉楼春 薄暮什刹海散策 玉楼春 春阴 玉楼春 答友人 玉楼春·本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猫 鸣野食苹 队伍 辰字旁的字 急三台 土皇帝 大巴 左冲右突 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政由己出 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事不师古 谄谀取容 四点底的字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