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09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秋虫悲鸣,人在西风的岸边轻声交谈。月亮落下,沙滩平平,江面如绢般光滑,远望芦花,却不见雁群飞过。暗暗地让我愁苦减损了兰草的芳香,真可怜我夜夜思念关情。只有一枝梧桐叶,不知道这秋天传来了多少声响!
作者介绍:张炎(生卒年不详),字伯隐,号云阳,宋代词人,以其情感细腻、风格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张炎以个人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萧条与内心的孤独。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淡淡愁绪的词作。开篇以“候蛩凄断”的虫鸣引入,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接着“人语西风岸”一句,将人的声音与自然的寂静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
“月落沙平江似练”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平静的江面,如同绢布一般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象。然而,尽管外在环境如此美丽,诗人却在“望尽芦花无雁”中感受到一种空虚和失落,芦花轻舞却没有雁群飞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亲情的缺失。
在情感的转折中,“暗教愁损兰成”一句,将个人的愁苦与兰草的芳香结合,展现了内心深处的细腻感受。诗人将自己对过往的思念与兰草的芳香对比,令人感到愁苦的情感愈加浓烈。最后,“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则将秋天的声响与孤独的情感相结合,暗示着内心的无奈和感伤。
整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借景抒情,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孤独的感受以及难以言表的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候蛩凄断”中“蛩”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月落沙平江似练”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暗教愁损兰成”中的“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炎的《清平乐·候蛩凄断》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张炎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以更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