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1
蝶恋花(邵平种瓜)
作者: 张炎 〔宋代〕
秦地瓜分侯已故。
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
薄有田园还种取。
养成碧玉甘如许。
卜隐青门真得趣。
蕙帐空闲,鹤怨来何暮。
莫说蜗名催及戍。
长安城下锄烟雨。
这首诗的意思是:秦地的瓜田已经被分割,那位侯爷已经去世。自己不愿意效仿陶渊明,选择种稻而辞别尘世的喧嚣。虽然只有一小片田园,但仍然愿意去耕种,养成的果实如同碧玉般甘甜。隐居在青门的生活真是有趣,蕙草的帐子空荡荡的,白鹤在此哀怨,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不要说蜗牛的名声会催促时光的流逝,长安城下的烟雨似乎总是萦绕在心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渊明”即陶渊明,强调诗人与之相比的态度,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逃避。此外,诗中提及的“青门”指的是陶渊明的隐居处,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子元,号西园,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一面,又具细腻之处。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渴望。
这首《蝶恋花》以“秦地瓜分侯已故”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不甘。他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虽然田园生活简朴,但却充满了甘甜的滋味。这种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卜隐青门真得趣”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青门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地。接下来的“蕙帐空闲,鹤怨来何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鹤的哀怨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最后,诗人以“莫说蜗名催及戍”结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长安繁华的思考。
整首诗运用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抒发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挣扎,诗人通过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传递出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青门”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生活
C. 战斗
“养成碧玉甘如许”中的“碧玉”指的是什么?
A. 田园的果实
B. 水中的青蛙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深入理解《蝶恋花(邵平种瓜)》这首诗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