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7
此诗为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内容较长,以下为节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者中,天时的优势不如地利,地利的优势又不如人和。一个城池的周围,即使有良好的地势和防御,也不能保证胜利。如果攻城的一方拥有天时的优势,但仍然不能胜利,那就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城池并不是不高,池塘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坚固,粮食也并不是不丰富。如果这些都放弃不顾,那就说明地利不如人和。因此,治理一个国家并不依靠疆界的限制,也不依靠山川的险要,威震天下也不单靠兵器的优势。顺应道理的人会得到众人的支持,失去道理的人则得不到帮助。失去支持的情况下,亲戚都会离弃。获得支持的情况下,天下人都会顺从。因此,君子有时选择不战,但一旦开战必定胜利。
这首诗通过对比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单靠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并不足以取得最终胜利,真正的胜利在于人心的归属。在历史上,许多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民心向背,领导者若能赢得人心,就能得到多方的支持,形成强大的合力。反之,若失去人民的支持,不仅难以成功,甚至连亲朋好友也会离弃。因此,君子在治理国家时应当注重道德与人心,尽量避免冲突,以求得和谐共处。诗中所蕴含的智慧至今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的深刻反思。
选择题:
填空题: 得道者____,失道者____。
判断题: 孟子认为,兵器的优势是获胜的关键。(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