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0: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20:25
原文展示: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白话文翻译:
儿子孝顺父母,弟弟尊敬哥哥,教导贤良的妯娌们侍奉公婆。应该遵循孟母三次迁居的教育方法,必须阅读张公的《百忍歌》。孝顺、友好、和睦、姻亲、任劳任怨、同情,智慧、仁爱、圣洁、正义与中和。当时的曾子和杨博,都是孝顺父母、尊敬哥哥的典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训世孝弟诗十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旨在通过诗歌传达孝悌之道,教育世人。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儒家思想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他通过创作《训世孝弟诗十首》来强调孝悌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来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列举孝悌的具体行为和典故,强调了孝悌在儒家伦理中的核心地位。诗中提到的孟母三迁和张公百忍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教育典故,强调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邵雍通过这些典故,传达了孝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诗的结尾再次强调了孝悌的典范,如曾子和杨博,以此来激励读者效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孝悌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行为和典故,传达了孝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孟母三迁教是指什么? A. 孟母三次迁居 B. 孟母三次教育孟子 C. 孟母三次改变教育方法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张公百忍歌强调了什么? A. 忍耐 B. 宽容 C. 教育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曾子和杨博是谁? A. 孝顺的典范 B. 文学家 C. 政治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