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5:52
冬至至后日初长,
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过后,阳光开始渐长,我远在剑南却思念洛阳。那青袍白马又有什么意味呢?金谷和铜驼已不是我的故乡。梅花即将开放却不自觉,棣萼一别后将永远相望。愁苦到极点,只能借诗歌来排遣,诗写成后吟咏却更添凄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涉及社会政治、历史、民生等多个方面,风格沉郁悲凉,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至后》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身处剑南,思念故乡洛阳,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情。
《至后》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冬至的时节描写,借景抒情,展示了他孤独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开篇提到冬至,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但杜甫在这个时节却感到更加的寂寞与失落,阳光虽渐长,但心中的阴霾却难以驱散。
诗中提到远在剑南的杜甫对洛阳的思念,青袍白马的提及不仅是对身份的思考,更是对归属感的渴望。金谷铜驼的出现则深化了对故土的怀念,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
梅花的意象在这首诗中显得尤为重要,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坚韧,却又因“欲开不自觉”而让人感到无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最后一句“诗成吟咏转凄凉”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杜甫通过诗歌来纾解心中的愁苦,但诗成之后,却感受到愈发强烈的孤独与凄凉。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歌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生活无常的深刻反思。
杜甫在诗中思念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青袍白马”象征什么?
“梅花欲开不自觉”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杜甫的《至后》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人生快意的追求。杜甫的诗风沉郁悲凉,李白则多显豪放洒脱。两者的对比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