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14
拂衣去去急,白发半愁中。
过客天涯少,行厨榾柮空。
禅关山月黑,鱼栅夜镫红。
松菊闻无恙,锄书可耐穷。
轻拂衣衫匆匆离去,满头白发中带着愁苦。
过客在天涯的少之又少,行厨的地方空空如也。
禅寺关外的山月昏暗,渔栅旁的夜灯映红了水面。
松树和菊花都安然无恙,锄头和书本可以忍受贫穷。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松菊”一词,可以引申出对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向往,这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有关。
李因,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注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
此诗写作于诗人离开某地时,表达了对孤独、离别及岁月无情的感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与困顿,寄情于自然,寻求内心的安宁。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拂衣去去急”传达出急切离开的心情,似乎在逃避某种烦恼或困境。随后的“白发半愁中”则引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忧愁。诗人感叹“过客天涯少”,在广阔的天地中,孤独的旅人显得尤为渺小,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自然的景象,“禅关山月黑”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而“鱼栅夜镫红”则将情感与自然美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慰藉。
最后两句“松菊闻无恙,锄书可耐穷”更是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松菊的顽强和书本的价值让人感到一些安慰。
整首诗在情感上从忧愁出发,经过自然的描绘,最终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达成了一种平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禅关山月黑”中“黑”字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对“松菊”的描绘意在表达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因的诗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考,而王维则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