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16
原文展示: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白话文翻译:
在荆门,秋水奔流急促;巫峡的云彩轻轻分断。
如果要在月夜中教你倾听,长短不一的猿声将会入耳。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门: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因荆山和门口而得名。
- 秋水急:形容秋天的水流急促,给人以清冷感。
- 巫峡:指巫山的峡谷,因云雾缭绕而显得神秘。
- 断云轻:云彩轻薄,仿佛被割断,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教月夜:在月夜里教导或倾听。
- 长短听猿声:猿声高低起伏,长短不一,表现出自然的韵律。
典故解析:
- 巫峡:与《神女峰》相关,是古代诗人常提及的风景,象征着秀美和神秘。
- 猿声:猿声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孤独或悲伤的情感,具有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仲方,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希望通过自然的声景获得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夜作巫山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深沉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首句“荆门秋水急”引入了急促的水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急迫感。接下来的“巫峡断云轻”,则描绘了巫峡的云彩轻盈如烟,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秋水与轻云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末句“长短听猿声”则是诗人心境的直接反映,猿声的变化与不定,与内心的孤独相互呼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与惆怅。
诗中运用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尤其是通过对猿声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的沉思。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门秋水急:描绘秋季的水流急促,象征时间的流逝。
- 巫峡断云轻:巫山的轻云,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意境。
- 若为教月夜:设想在明月之夜教导或倾听,传达一种渴望倾诉的情感。
- 长短听猿声:猿声的变化,象征着生活的多样与复杂,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秋水”和“断云”比喻时间和心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水、云、猿声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诗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门:象征着地理与文化的交汇点。
- 秋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孤独的情感。
- 巫峡: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 猿声:象征着孤独、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荆门秋水急”中的“急”字,主要是指什么?
A. 平静
B. 急促
C. 流淌
-
“巫峡断云轻”中“轻”字的意思是:
A. 重
B. 轻盈
C. 稠密
-
诗中提到的“猿声”主要用来表达:
A. 喜悦
B. 孤独与思考
C. 热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崔仲方的《夜作巫山诗》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以自然为题材,但前者更多关注内心的孤独,后者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