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六》

时间: 2025-04-30 22:31:50

诗句

阿侬家住第三桥,白粉墙低翠竹高。

春光一日老一日,怕见花间飞伯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50

原文展示

阿侬家住第三桥,白粉墙低翠竹高。春光一日老一日,怕见花间飞伯劳。

白话文翻译

阿侬的家住在第三座桥旁,白色的粉墙低矮,翠绿的竹子高高耸立。春天的光辉一天比一天衰老,我害怕在花丛中看到那只飞翔的伯劳鸟。

注释

  • 阿侬:指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可能是指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 第三桥:具体指代不明,但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
  • 白粉墙:用白色的泥土或石灰涂抹的墙壁,给人一种清新、简朴的感觉。
  • 翠竹:指色泽鲜绿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春光一日老一日:春天的光辉在逐渐消逝,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惋惜。
  • 飞伯劳:伯劳鸟常在春天出现,象征着自由与流逝的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伯劳鸟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但在此处却带有一丝忧伤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同,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六》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情感。诗中以阿侬为中心,描绘了她家周围的环境,白粉墙和翠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春光一日老一日"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令人在感受到春日暖阳的同时,也感到时光的无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怕见花间飞伯劳",更是带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似乎在说着,尽管春天多么美好,生命的流逝却是不可避免的。整首诗在清丽的表象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阿侬家住第三桥:点名阿侬的居住地,给人一种亲切感。
    • 白粉墙低翠竹高:对比墙的低矮与竹子的高耸,暗示生活的平凡与自然的伟大。
    • 春光一日老一日:时间的流逝显而易见,春天的美好在逐渐消退。
    • 怕见花间飞伯劳:对即将到来的孤独与逝去的春天表达了隐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粉墙低翠竹高”,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春光拟人化,表现其衰老的过程。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平淡之美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白粉墙: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纯净。
  • 翠竹: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春光:象征着年轻和美好的时光。
  • 飞伯劳:象征着自由与时间流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侬家住在哪里?

    • A. 第一桥
    • B. 第二桥
    • C. 第三桥
    • D. 第四桥
  2. 诗中提到的春光是如何变化的?

    • A. 一天一天变得明亮
    • B. 一天一天变得衰老
    • C. 一天一天变得温暖
    • D. 一天一天变得寒冷

答案

  1. C. 第三桥
  2. B. 一天一天变得衰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将朱同的《竹枝词》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杜甫更注重对国家的忧虑,而朱同则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概论》

相关查询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 刘秀才宅对弈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 渔家傲 滴滴金 踏莎行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冬後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 读蟠桃诗寄子美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舞之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包含燕的词语有哪些 不幸而言中 含烟舟 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越吴 衣冠禽兽 举手相庆 月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包含诞的成语 包含磊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风流博浪 议长 抟沙弄汞 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