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伏德华主簿》

时间: 2025-05-07 02:16:09

诗句

豁达千人杰,巍峨七尺躯。

天边期阔武,意外失华途。

堕泪一人足,伤主二女孤。

西溪桥畔琢,多少为嗟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6:09

原文展示

挽伏德华主簿
作者:阳枋 〔宋代〕

豁达千人杰,巍峨七尺躯。
天边期阔武,意外失华途。
堕泪一人足,伤主二女孤。
西溪桥畔琢,多少为嗟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伏德华主簿的深切怀念和惋惜。诗人以“豁达千人杰”赞美伏德华的才华与气度,身材高大且气质出众。接着,诗人回忆起他在天边的壮志未酬,意外失去了光辉的前途。诗人感伤地提到,只有自己一人流泪,而两位女儿则孤独地失去了父亲。最后,诗人站在西溪桥边,感慨不已,忍不住叹息。

注释

  • 豁达:开朗、宽广的胸怀。
  • 巍峨:形容高大。
  • 阔武:原意为广阔的武功,这里指的是他抱负的远大。
  • 失华途:失去了光辉的前途。
  • 堕泪:流泪。
  • 伤主:指悲痛于故主的死去。
  • 二女孤:指他的两个女儿失去了父亲,感到孤独。
  • 西溪桥畔琢:在西溪桥边雕刻或打磨,象征思念和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多以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绘人情冷暖及社会百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伏德华去世之际,诗人因友人之死而感到悲痛,借此诗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悼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真挚,开篇以“豁达千人杰,巍峨七尺躯”直接点明了对伏德华的赞美,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与气宇。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入追忆与惋惜,诗人感叹伏德华的生前壮志未酬,显示出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诗中“堕泪一人足,伤主二女孤”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家庭悲痛结合,凸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最后一句“西溪桥畔琢,多少为嗟呼”不仅传达了诗人的哀思,也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共鸣,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豁达千人杰”:赞美伏德华的气度与才华。
    2. “巍峨七尺躯”:形容他的身材和形象。
    3. “天边期阔武”:怀念他未能实现的远大抱负。
    4. “意外失华途”:感叹他的英年早逝。
    5. “堕泪一人足”:自己为之流泪。
    6. “伤主二女孤”:提到他的女儿们失去父亲的孤独。
    7. “西溪桥畔琢”:在西溪桥边,表明诗人的深思。
    8. “多少为嗟呼”:感叹与叹息。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如“豁达千人杰”与“巍峨七尺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失去的痛苦,情感基调悲伤而深沉。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西溪桥:象征思念和怀念之地,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泪水:象征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
    • 孤女:代表着失去父亲的女儿们的无助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豁达”指的是什么?
    A. 忧郁
    B. 开朗
    C. 忍耐
    答案:B

  2. “堕泪一人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多少为嗟呼”表现了什么?
    A. 欢庆
    B. 感叹
    C. 疑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阳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阳枋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而杜甫则在孤独中流露出更为深沉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阳枋诗文集》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枕追记山梅 小园避暑 夏秋积雨岁用大祲长言纪实 下岭 喜晴 五云诗 闻桂 慰张石山幼子亡 为云侣天游赋 为叶宾月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衔荷 用贤任能 尢字旁的字 一掌堙江 宝盖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登山小鲁 包含甓的词语有哪些 债家 断烂朝报 耳食之论 重厚少文 琐吏 包含纰的词语有哪些 尝胆眠薪 牙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