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8:23
景物川原里,间关岁月中。
官榆丛自碧,山杏远能红。
沙壅桓侯垒,云封尧母宫。
不逢燕赵士,歌哭为谁雄。
在这川原的风景中,时光悄然流逝。
官榆树丛郁郁葱葱,远处的山杏树则泛着红色。
沙土堆积成桓侯的垒土,云雾笼罩着尧母的宫殿。
不见燕赵之士,歌唱和哭泣又为谁而显得雄浑?
吕履恒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感慨,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蓟门杂咏》是吕履恒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时士人的惋惜,似乎在感叹英雄之士的缺失。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景物川原里”展现了一幅辽阔的自然图景,时光在其中悄然滑过,给人以宁静之感。然而在这宁静的表象下,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官榆和山杏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机与希望的渴望。
而后两句的“沙壅桓侯垒,云封尧母宫”,则转向历史的深处,桓侯的垒土与尧母的宫殿都是象征着辉煌与荣耀的地方,但如今却被岁月掩埋,显示出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不逢燕赵士,歌哭为谁雄”则是对当时士人缺失的感慨,诗人用“歌哭”来表达对英雄气概的渴望,质疑当下的无能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士人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和对士人缺失的惋惜,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对英雄气概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包括哪些?
“不逢燕赵士”中的“燕赵士”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蓟门杂咏》在对历史的感叹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对国家和士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