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9:13
别杨贡士臣石
江渚秋初至,山城日尚暄。
临歧频驻马,将泪更闻猿。
细故宜从众,澄心莫放言。
椷通随道路,不厌往来烦。
在秋天的江边,初秋的气息已经来临,而山城的阳光依然温暖。我在即将离别的地方频频停下马,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听到猿声更添伤感。细小的事情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心中要清澈明净,不要轻易说出心里的烦恼。椷通(指通行的道路)如此方便,我既不厌烦来往的琐事,也默默期待再见。
作者介绍: 吕履恒,字子贞,号梅溪,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曾任职于地方官,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和抒情诗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吕履恒与友人杨贡士告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与对人生琐事的感慨,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情感深度,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开篇的“江渚秋初至,山城日尚暄”对比了季节的转变与内心的温暖,显示出即将离别的复杂心情。诗中“临歧频驻马,将泪更闻猿”一句,恰如其分地捕捉了离别时的戚戚情怀,猿声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接下来的“细故宜从众,澄心莫放言”则传达了作者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清澈与沟通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椷通随道路,不厌往来烦”则是对生活中纷繁琐事的坦然接纳,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对琐事的看淡,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将泪更闻猿”中“更”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细故宜从众”主要强调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