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逢隐者》

时间: 2025-05-02 21:34:43

诗句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4:43

原文展示:

长安逢隐者 于武陵 〔唐代〕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白话文翻译:

远行的车马千里迢迢来到长安,车轮碾过六条街道扬起尘土。 在这繁忙之地,突然遇到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他往日的容颜未曾改变,而世间道路却日新月异。 暂且脱下衣裳买酒畅饮,终南山那边春天即将来临。

注释:

  • 征车:远行的车马。
  • 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泛指繁华的市区。
  • 营地:繁忙的地方。
  • 无事人:指隐者,无所事事,不问世事的人。
  • 浮世:指纷繁多变的世俗世界。
  • 终南山:位于长安附近,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写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繁华之地偶遇一位隐者的情景,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长安繁华与隐者宁静生活的鲜明对比。首两句描绘了长安的喧嚣,征车碾过六街尘土,繁忙而尘嚣。中间两句突然转折,诗人在这繁华之地偶遇一位隐者,其容颜未改,与多变的世路形成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脱衣沽酒,享受宁静,预示着终南山春天的到来,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描绘了长安的繁华和喧嚣,征车远行,碾过六街尘土。
  2.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在这繁忙之地,突然遇到一位无所事事的隐者。
  3.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隐者的容颜未变,而世间道路日新月异。
  4.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脱衣沽酒,享受宁静,终南山春天即将来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繁华与宁静的对比,突出了隐者生活的宁静和诗人的向往。
  • 象征:终南山的春天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突出了隐者生活的宁静和诗人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征车、六街尘:象征长安的繁华和喧嚣。
  • 无事人:象征隐者的宁静和超脱。
  • 终南山:象征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无事人”指的是什么? A. 隐者 B. 商人 C. 官员 D. 农民

  2. 诗中的“终南山”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长安 B. 隐逸生活 C. 春天的到来 D. 战争的结束

  3. 诗中的“浮世路多新”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世事多变 B. 道路新修 C. 人们新奇 D. 风景美丽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别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别业》与于武陵的《长安逢隐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隐居地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生活。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枭羹 用前韵答彪讲书 六客堂 又五首 冬日书怀四首 和麟老韵五绝 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 述怀三首 和麟老韵五绝 贺吴继仲母氏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海颷 秦晋之匹 襧德 引咎自责 辵字旁的字 直接了当 屁话连篇 孤鸾照镜 止字旁的字 金舠 面神经 包含蹈的词语有哪些 专谨 包含嗓的词语有哪些 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