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34
原文展示:
别故人 于武陵 〔唐代〕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 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 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旅人与秋天的落叶,各自随着南北风飘荡。 虽然不是千里之遥的分别,却也阻隔了我们一夜的相聚。 经历了无数的青春岁月,我依然像那不断旋转的蓬草。 至今仍是一个平民百姓,羞于回到故乡的关隘之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写旅人漂泊之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自己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深刻感慨。诗中,“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一句,通过比喻将旅人的漂泊与秋叶的随风飘荡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旅人生活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则进一步强调了旅人生活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羞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
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
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自己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羞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行子与秋叶”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什么? A. 秋叶 B. 旅人 C. 蓬草 D. 南北风
诗中“虽非千里别”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思念 B. 无奈 C. 羞愧 D. 孤独
诗中“犹为布衣客”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身份? A. 贵族 B. 平民 C. 官员 D. 商人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