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02
流云溶溶水悠悠,故乡千里空回头。
三更犹凭阑干月,泪满关山孤驿楼。
流动的云彩轻柔如水,故乡在千里之外我只能空自回望。
深夜三更我仍倚着栏杆,明月照耀,泪水湿满了这孤独的驿楼。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关山”一词常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辛与遥远,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作者介绍: 韩偓(约768年-约824年),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偓的旅途之上,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身处他乡的孤独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与战乱频发,游子之情尤为浓厚,常常使人感到无奈和惆怅。
《驿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流云溶溶水悠悠”,将流动的云彩与平静的水流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仿佛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在这一广袤中,诗人却只能无奈地“空回头”,这句让人感到一丝无力与悲凉,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月”字引入了夜晚的宁静与孤寂,三更时分,明月照耀下,诗人靠在栏杆上,显得格外孤独。月亮常常被用作思乡的意象,它的清辉似乎照亮了诗人的眼泪,流露出深切的感伤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一句“泪满关山孤驿楼”,以“泪”与“孤”结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对广阔山河的描绘,也有对孤独处境的深切感受,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表现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测试:
《驿楼》是谁的作品?
“三更犹凭阑干月”中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间?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