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54:43
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作者:皇甫冉 〔唐代〕
寂然空伫立,往往报疏钟。
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
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
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
在寂静的寺庙中我静静伫立,时常听到远处传来的稀疏钟声。
高大的馆舍里,谁能为我留住客人呢?东南的山峰隐约可见。
河流和原野在晴空下显得格外明亮,田野里的景象也变得如春天般美好。
在这层层叠叠的城郭中,傍晚的惆怅涌上心头,我依然希望能在归途上遇见。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景物描写体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推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游历于寺庙之间,寻访禅师而作。
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以“寂然空伫立”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往往报疏钟”的描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空虚。诗中“高馆谁留客”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似乎在反问,留住朋友的意义何在?而后“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则转向自然的美丽,展现了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最后一句“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路的期待和对现状的无奈,层层叠叠的城郭中,诗人仿佛被困于现实,无法逃离。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惆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将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美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寂然”意指什么?
A. 热闹 B. 安静 C. 忙碌 D. 喧嚣
诗人提到的“东南二室峰”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河流 C. 田野 D. 城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