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桃花行》

时间: 2025-04-30 09:11:35

诗句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1:35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桃花行 徐彦伯 〔唐代〕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白话文翻译:

源头的溪水旁,无数的丛花盛开,红色的花萼与青梅交错其间。 从现在开始,这些花将结出果实,延续三千年的生命,我预先欢喜地想象着仙游时再次摘取它们的情景。

注释:

  • 源水:指溪流的发源地。
  • 丛花:聚集在一起的花朵。
  • 丹跗:红色的花萼。
  • 红萼:红色的花萼。
  • 青梅:青色的梅子。
  • 结子:指花结果实。
  • 三千岁:极言时间之长久。
  • 预喜:预先感到欢喜。
  • 仙游:指仙人般的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此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并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桃花盛开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溪水旁无数丛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丹跗红萼间青梅”一句,巧妙地将红色花萼与青梅并置,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则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预见着桃花结实累累,延续千年的生命,以及自己再次欣赏这美景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 首句“源水丛花无数开”,描绘了溪水旁无数丛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次句“丹跗红萼间青梅”,通过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第三句“从今结子三千岁”,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 末句“预喜仙游复摘来”,表达了诗人再次欣赏这美景的愉悦心情。

修辞手法:

  • 色彩对比:通过“丹跗红萼”与“青梅”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夸张:“三千岁”夸张地表达了时间的久远。
  • 预叙:通过“预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盛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 源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丛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丹跗红萼:象征着桃花的艳丽。
  • 青梅:象征着春天的果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跗红萼”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瓣 B. 红色的花萼 C. 青色的梅子 答案:B

  2. 诗中“从今结子三千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回忆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在的感慨 答案:B

  3. 诗中“预喜仙游复摘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山间的静谧与生机,与徐彦伯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徐彦伯的《杂曲歌辞。桃花行》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都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但徐彦伯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彦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徐彦伯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伍相国祠 玉簪 芭蕉 菊花 芙蓉 潘承天介饮 送刘子臣入郧阳 赠徐君 至日钱郎中世材先辈柏堂成同陈鸣野朱允中二丈燕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逃门 招拔 跎汉 坚不可摧 粝食粗餐 隐恶扬善 黑字旁的字 包含杂的词语有哪些 蜂屯蚁杂 巛字旁的字 持表度天 包含抛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不得善终 违义 黍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