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44:02
送刘子臣入郧阳
作者: 徐渭
才共灯前倒玉卮,
忽闻剑佩系青丝。
别予去泛潇湘水,
为客正当桃杏时。
应泊鱼乡频买酒,
暂投江寺一题诗。
却怜不得长年少,
何事年年长别离。
我和你刚在灯下畅饮美酒,
却突然听到你佩剑的青丝带在风中轻轻摇曳。
你要离开我去游荡潇湘水,
而此时正是桃花和杏花盛开的时节。
你应该在渔乡停船,常常买酒,
暂时投靠江边的寺庙写首诗。
我唯独怜惜我们难以长久相聚,
为何年年都要面临别离的苦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云,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善于抒发个人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徐渭与友人刘子臣即将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依依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送刘子臣入郧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徐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和他心中的惆怅。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和友人一起饮酒的温馨场景,酒杯象征着友情的醇厚。然而,随着友人的离去,诗中逐渐转向对即将分别的感伤。
接下来的诗句中,徐渭通过“潇湘水”和“桃杏时”将离别与春天的美好联系起来,暗示着别离在美好时刻的出现,增添了一层伤感。尤其是“却怜不得长年少”,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永恒友谊的渴望,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灯下、酒杯、渔乡、江寺等意象交织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示了徐渭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诗末的“何事年年长别离”更是直击人心,简洁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杏时”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青丝”是指什么?
A. 青色的丝绸
B. 剑佩的绳带
C. 竹子
D. 水面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的长久
B. 离别的伤感
C. 春天的美好
D. 酒的醇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送刘子臣入郧阳》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突出对友谊的珍惜,后者则结合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感伤。两首诗在意象上都采用了自然景物来反映人情,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