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2:36
萧条古堞树栖乌,载拜祠门落日孤。
报父有心终覆楚,杀身无计可存吴。
英雄忠孝留天壤,山水苍凉失霸图。
回首荒台麋鹿地,属镂遗恨满姑苏。
古老的城墙萧条,树上栖息着乌鸦,
我来到祠堂前,夕阳孤独地落下。
我心中报答父亲的愿望,却终究覆灭了楚国,
为了报国而身死,却没有办法在吴国存活。
英雄的忠诚和孝道永留天地间,
山水苍凉,让我失去了霸业的图景。
回首那荒凉的台地,麋鹿在其间游荡,
我满怀遗恨,唯有在姑苏诉说。
作者介绍:王摅(约1630-1690),字宗元,号惭庵,清代诗人,著有《惭庵诗集》等,对文学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古诗方面有一定影响。其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思考。伍子胥作为楚国的忠臣,最终却因国破身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忠孝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谒伍相国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邃的诗作。开篇通过描绘古堞和栖乌的萧条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以此引入对伍子胥的追忆。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父亲的报答之心与对国家命运的无奈:虽有志于报国,最终却不得善终,反映出英雄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英雄忠孝精神的赞美,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带出对失去霸业的惋惜。最后,回首荒台,诗人利用麋鹿这一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憾,表达了对往事的追思与无尽的遗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人性光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伍子胥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的推崇,揭示了历史英雄的悲剧命运,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历史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伍子胥
b) 项羽
c) 刘邦
答案:a) 伍子胥
诗中提到的孤独意象是哪个?
a) 夕阳
b) 乌鸦
c) 麋鹿
答案:b) 乌鸦
诗人表达了对何种精神的推崇?
a) 忠诚与孝道
b) 财富与权力
c) 自由与放荡
答案:a) 忠诚与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