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偶成》

时间: 2025-04-26 03:31:04

诗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4

原文展示:

春日偶成 程颢 〔宋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午后,云淡风轻,我沿着花丛和柳树走过前面的河流。旁人不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可能会以为我在偷闲,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淡风轻: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 近午天:接近中午的时候。
  • 傍花随柳:沿着花丛和柳树行走。
  • 过前川:走过前面的河流。
  • 时人:当时的人,指旁人。
  • 余心乐:我内心的快乐。
  • 将谓:可能会以为。
  • 偷闲:偷得闲暇。
  • 学少年:像年轻人一样。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了诗人春日漫步的情景和内心的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并称“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平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的闲适心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春日偶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午后的宁静景象,云淡风轻,花柳相映,诗人漫步其中,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诗中的“时人不识余心乐”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不为外人所理解,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正是理学家追求的内心平和与自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云淡风轻近午天”,描绘了春日午后的宁静天气,云淡风轻,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 第二句“傍花随柳过前川”,诗人沿着花丛和柳树走过河流,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行动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第三句“时人不识余心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快乐不为外人所理解,这种超然的心态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 第四句“将谓偷闲学少年”,诗人可能会被误解为在偷闲,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生活,但实际上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淡风轻”比喻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 拟人:“傍花随柳”将花柳拟人化,仿佛是诗人的伴侣。
  • 对仗:“云淡风轻”与“傍花随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春日午后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淡风轻:象征着宁静和轻松的氛围。
  • 傍花随柳: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闲适。
  • 过前川:象征着诗人的行动和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淡风轻”形容的是什么? A. 天气晴朗 B. 心情愉快 C. 风景美丽 D. 时间流逝 答案:A

  2. “时人不识余心乐”表达了什么? A. 诗人感到孤独 B. 诗人内心的快乐不为外人所理解 C. 诗人对时人的不满 D. 诗人对少年的羡慕 答案:B

  3. 诗中的“将谓偷闲学少年”意味着什么? A. 诗人真的在偷闲 B. 诗人被误解为在偷闲 C. 诗人羡慕少年的生活 D. 诗人想要学习少年的态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程颢的《春日偶成》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程颢的诗则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程颢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程颢的文学贡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两坏壁简邻居诸君子 题杨学士画 其二 题杨学士画 其一 月池彭母挽诗 其二 月池彭母挽诗 题刘士皆云林小画 非所寄示康甥荣 萧知州清省居 其二 萧知州清省居 其一 早度清流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男唱女随 父字头的字 西字头的字 爻字旁的字 熛起 茶枪 比开头的成语 迸飞 贼眉溜眼 反文旁的字 款爷 电子邮箱 牙签玉轴 三牲五鼎 儿字旁的字 香温玉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