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4
原文展示:
春日偶成 程颢 〔宋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午后,云淡风轻,我沿着花丛和柳树走过前面的河流。旁人不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可能会以为我在偷闲,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并称“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平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的闲适心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春日偶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午后的宁静景象,云淡风轻,花柳相映,诗人漫步其中,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诗中的“时人不识余心乐”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不为外人所理解,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正是理学家追求的内心平和与自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春日午后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云淡风轻”形容的是什么? A. 天气晴朗 B. 心情愉快 C. 风景美丽 D. 时间流逝 答案:A
“时人不识余心乐”表达了什么? A. 诗人感到孤独 B. 诗人内心的快乐不为外人所理解 C. 诗人对时人的不满 D. 诗人对少年的羡慕 答案:B
诗中的“将谓偷闲学少年”意味着什么? A. 诗人真的在偷闲 B. 诗人被误解为在偷闲 C. 诗人羡慕少年的生活 D. 诗人想要学习少年的态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