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22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树骨清刚全内美,凌波袅娜袭遗芳。顾盼莫相忘。
这首诗的形式是簪花格,应该是十三行。树木的骨骼清晰而坚韧,内在的美感显露无遗;像在波上轻轻摇曳的身影,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希望在相互回望中,不要将彼此遗忘。
本诗提到的“洛神赋”,是东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曹植,描绘了洛神的美丽与神秘,反映了古代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中借用“洛神”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8-1969),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精于古典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是龙榆生在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欣赏中所作,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热爱,及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结合。首句以“簪花格”引入,暗示了诗的形式美,接着用“树骨清刚”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句中的“凌波袅娜”,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中的柔美之态,而“袭遗芳”则传达了美好事物的留存与传承。这种对美的感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诗末的“顾盼莫相忘”,不仅是对自我情感的寄托,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呼唤,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整首诗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对美的希冀,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重,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视。
诗词测试:
诗的格式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树骨”主要指什么?
“顾盼莫相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龙榆生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哲理与追求的思考。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