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5-06 02:15:49

诗句

相辞去,女伴得同踪。

联袂月阶听蟋蟀,卷帘风槛对芙蓉。

夜话一灯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49

原文展示:

相辞去,女伴得同踪。联袂月阶听蟋蟀,卷帘风槛对芙蓉。夜话一灯红。

白话文翻译:

我与女伴分别而去,同行的她也同样失去了方向。我们一起在月光下的台阶上静听蟋蟀的鸣声,卷起帘子,微风轻拂着窗槛,面对着盛开的芙蓉花。夜晚的谈话在红灯下进行。

注释:

  • 相辞去:互相告别,离开。
  • 女伴:女性朋友或伴侣。
  • 同踪:一起走,同行。
  • 联袂:形容一起同行或一起做某事。
  • 月阶:月光照耀的台阶。
  • 听蟋蟀:细听蟋蟀的叫声,蟋蟀常被认为是秋天的象征。
  • 卷帘:卷起窗帘。
  • 风槛:窗户的栏杆,风轻轻吹拂的地方。
  • 对芙蓉:面对着芙蓉花,芙蓉象征着美丽和清雅。
  • 夜话一灯红:在夜晚的灯光下交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蟋蟀”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秋天、孤独、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思念和惆怅;而“芙蓉”则多用来象征美丽的女性,反映了诗人在月夜下的闲适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印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与友人或伴侣的相处中,感受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本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惆怅的夜景画面。开头的“相辞去”暗示了离别的主题,接着描绘了与女伴一起度过的闲暇时光,二人共听蟋蟀声,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的“月阶”与“芙蓉”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写照,更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珍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气息,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充满了对美好回忆的珍重,体现出了一种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辞去:开篇直接点出离别,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女伴得同踪:即使分开,彼此的心灵仍有共鸣。
  • 联袂月阶听蟋蟀:描写二人共度的宁静夜晚,充满诗意。
  • 卷帘风槛对芙蓉:展现自然的美景,暗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夜话一灯红:在微弱的灯光下,夜话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景象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氛围。
  • 拟人:蟋蟀的鸣叫似乎能够引发情感的共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卷帘风槛对芙蓉”,展现了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和珍惜美好时光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及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蟋蟀: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芙蓉:象征美丽与清雅。
  • 月光:象征宁静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辞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期待
  2. “联袂月阶听蟋蟀”中的“月阶”指的是什么? A. 白天的台阶 B. 月光照耀的台阶 C. 没有光的台阶
  3. 诗中“卷帘风槛对芙蓉”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旱季 B. 夜晚的闲适 C. 烈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谈印梅的《望江南》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李白更强调自我陶醉与孤独,谈印梅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谈印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 其十六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三 子夜四时歌 其九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一 子夜曲 子夜吴歌四首 其四 子夜吴歌四首 其三 子夜吴歌四首 其二 子夜四时歌 其六 子夜四时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难素 火字旁的字 包含挥的词语有哪些 迷而不返 立字旁的字 六枝子 乙字旁的字 笺草 支字旁的字 尽相穷形 执政 护官符 隹字旁的字 朗朗上口 万应灵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