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34
山花好,娇艳不知名。
看似杜鹃浑未准,
牵牛引蔓弱难胜。
彷佛老青藤。
山里的花开得很好,娇艳而不知名。
看起来像杜鹃,但又不太确定,
牵牛花的藤蔓牵引着,似乎无法承受重负。
就像那古老的青藤。
此诗提到的“杜鹃”不仅是自然中的花卉,也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杜鹃常常与哀怨和离别相关联,暗含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龙榆生(1898-1978),字梦阮,号天之,江苏靖江人,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此诗作于龙榆生晚年时,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借自然之景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却又不知名的山花时产生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山花好”引入,直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然而随后的“娇艳不知名”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对杜鹃花的描绘,虽看似美丽,但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确定与惆怅。接着提到的“牵牛引蔓”,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脆弱和不易,仿佛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彷佛老青藤”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整首诗的情感在美与哀愁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领悟。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无常人生的哲理性反思。
诗中提到的“山花”主要代表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美好
C. 生活的困扰
“牵牛引蔓弱难胜”中“弱”指的是什么?
A. 牵牛花的生命力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的环境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历史的回顾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关注,但更强调了个体的孤独与无奈。杜甫的《春望》则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悲伤。两者都与龙榆生的诗有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