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自题履错集赠罗蘋末》

时间: 2025-08-01 19:44:33

诗句

春以下,苍莽最宜秋。

笔挟千山无刻划,霜生万木亦兜鍪。

月落海西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9:44:33

原文展示

春以下,苍莽最宜秋。笔挟千山无刻划,霜生万木亦兜鍪。月落海西头。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过去后,苍茫的景色最适合秋天。手握笔墨的我,虽然没有刻画出千山万水,但在霜降之时,万木也披上了铠甲。明月已经落在海的西边。

注释

  1. 春以下:指春天过后,进入夏秋季节。
  2. 苍莽:指广阔而茂盛的景象,形容秋天的自然景色。
  3. 笔挟:手握着笔,形容写作或绘画的状态。
  4. 千山无刻划:意指虽然没有描绘千山,但内心的景象依然丰富。
  5. 霜生万木亦兜鍪:霜降时,万木似乎披上了盔甲,形象地表现出霜的寒意。
  6. 月落海西头:指月亮落下,位置在西边的海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意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霜生万木”可以联系到古代诗人对秋冬季节的描写,常用霜来表现寒冷的情景,传达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鸿,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运用意象丰富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冬之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秋天的苍茫景色为背景,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开篇即提到“春以下,苍莽最宜秋”,传达出一种对季节更替的接受与欣赏。随之而来的“笔挟千山无刻划”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挣扎,尽管没有将心中所见所感通过笔墨表达出来,但那份情绪与感受却是深刻的。

“霜生万木亦兜鍪”,用生动的比喻将霜描绘成万木的盔甲,生动地体现了秋天的寒意与肃杀之气,仿佛在提醒读者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月落海西头”则引出了一种静谧的意境,月亮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给予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春以下,苍莽最宜秋”:季节的交替,表现出对秋的喜爱。
    • “笔挟千山无刻划”:尽管没有将千山万水描绘出来,心中却充满了画面。
    • “霜生万木亦兜鍪”:霜的降临为万物披上铠甲,象征着秋冬的到来。
    • “月落海西头”:宁静的月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比作盔甲,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用词讲究,具有一定的对仗工整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情感和生命。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生命的流逝与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莽:象征着广袤的自然,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
  • :象征着寒冷与萧瑟,传达出秋冬的气氛。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以下”是指什么季节的开始?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霜生万木亦兜鍪”中“兜鍪”指的是什么?

    • A. 盔甲
    • B. 衣服
    • C. 头盔
    • D. 武器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爱情
    • B. 自然
    • C. 生命
    • D. 友情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运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李白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秦鸿则关注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选》

以上就是对《望江南 自题履错集赠罗蘋末》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杂兴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入局 山居 感怀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 重阳 被劾 桂子白大监饟酒冰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小无内 狮子座 克字旁的字 包含莫的成语 儿女心肠 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澄思寂虑 見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枣蔬 刀字旁的字 不得命 击考 词源 陂湖禀量 陶镕鼓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