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36:16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作者:周邦彦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在晴朗的云雾低垂的楚地,温暖的春风拂过,像雁翅一样,阵阵涌起平沙。春天骤然在眼前出现,我不禁问道:何时才能委曲求情到达山家?涂抹香气,浓妆艳抹争相妍丽。千丝万缕的柳条在陌头轻摇,渐渐能藏匿乌鸦。真让人感叹啊,清江向东流去,画舸缓缓驶向西边,指向长安的日头渐渐西沉。愁闷的宴席上,风翻动着旗尾,潮水拍打着黑色的纱帽。今夜正对着初弦的明月,静静地停靠在水边驿站,深处的芦苇丛中。心中满是沉重的怨恨,不时点亮灯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的“长安”自古以来便是诗人们常常寄托情感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无锡人,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其词风华丽,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作于周邦彦晚年,正值北宋末期,国家动荡,个人情感複杂,时常在思乡和忧国的情感中徘徊。此词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心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周邦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愁苦。开头的“晴岚低楚甸”便营造出了一幅清丽的江南春景,伴随而来的“暖回雁翼”则进一步渲染了温暖的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骤惊春在眼”则暗示了内心的惊愕与不安。
在词的中段,周邦彦通过对装扮的描绘,展现了对美的追求,然而“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又显现出一种无奈与忧愁。此时,柳树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隐喻了生命中的隐秘与脆弱。
结尾处,词人面对明月,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怨恨与愁苦。通过“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周邦彦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不安,灯花的点亮象征着希望,但又透出一丝沉重的惆怅。这种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境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了深切的思考与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词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理想与归宿
B. 离别与愁苦
C. 美丽的自然
“沉恨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无奈
词中“涂香晕色”主要描绘的是:
A. 春天的气息
B. 人们的装扮
C. 柳树的摇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周邦彦的细腻描绘相比,李清照的词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而苏轼的作品则更注重哲理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周邦彦的词风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