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5:35
过秦楼·大石
作者:周邦彦 〔宋代〕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夜晚,水池里的月光照耀着白色的蟾蜍,微风吹动着树叶,街道上的马声渐渐消失。我悠闲地倚靠在露水浸润的井边,笑着去捉流萤,轻轻摇动着扇子,打破了夜的宁静。夜深人静,我靠在栏杆上,愁苦得无法入眠,听着时钟的声响。叹息间,岁月如梭,人与人相隔千里,我的梦境与书信都显得遥远。无奈之下,我只能看着自己日渐苍老,容颜消逝,渐渐懒得追逐时间的变迁。梅风中,土地湿润,雨后青苔生长,舞动的红花也都改变了色彩。谁能相信,为了她我变得如此无聊,才让江淹的才情减色,情感伤害了荀倩。但在明亮的河影下,我依然能见到稀疏的星星点点。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常常融汇了诗的美与音乐的韵律,尤以描写风景和情感见长。
《过秦楼·大石》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困扰的年代。周邦彦在词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和爱情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水浴清蟾”引入,营造了一个静谧清凉的夜晚氛围,伴随着微风与萤火虫的轻盈,展现了词人闲适的心情。然而,随着夜色渐深,愁苦悄然袭来,词人开始感受到归眠的困扰与对过往的叹息。
整首词情感波动明显,从初的宁静到后的愁苦,体现了对时光的无奈与对爱情的追忆。通过“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的表达,词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现实的距离结合,突显了对失去的惋惜。最后,词人以“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收尾,虽有惆怅,但仍留有一丝清冷与宁静的希望,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描绘了清幽的环境,水中的蟾蜍象征清澈,涟漪与叶子相互映衬,传达出初夏的宁静。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词人悠闲地依靠在井边,流萤轻舞,展现了温柔与浪漫的气氛,轻扇的动作则增添了几分灵动。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夜深人静,愁苦的情绪逐渐显露,时钟的滴答声增强了孤独感。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梦境与书信的遥远,交织成一幅孤独的画面。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反映了词人对容颜渐老的无奈,渐渐失去对美的追求。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喻人事的无常。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因情感而产生的无聊与伤痛。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最后以静谧的河面与星星作结,虽有惆怅,仍有一份宁静与希望。
整首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爱情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细腻而深沉,给人以思索与共鸣。
词中“水浴清蟾”意指什么?
A. 月亮
B. 清澈的水面上的蟾蜍
C. 一种植物
“人今千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与无奈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梅风”与“虹雨”分别象征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人的心情
C. 自然的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