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48:41
后苑观双竹
作者: 胡宿 〔宋代〕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
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
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
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
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
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这首诗描写了双竹的生长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吉祥的向往。竹子是瑞祥的植物,象征着天意的降临,枝叶茂盛,承载着元气,具有与寒冬相伴的坚韧性格。竹子各具风韵,如笙箫般的音乐,包罗万象。孤立的根系深入土壤,坚韧的节干聚成一片林海。竹子接受着润泽,滋养深厚。风中轻声细语,月下的影子交错。秋天结实的竹子引人思念威凤,春天的嫩条吸引绮丽的鸟儿。作者驻足观赏,停留在翠绿的竹丛中,品味自然的景致。苍劲的竹子如同占卜的卦象,商山的氛围带来细雨。未来的天赋将会更加繁茂,长久庇护着如玉的山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宿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后苑竹子的观察中,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的重视和对吉祥象征的追求。
《后苑观双竹》以竹子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力。整首诗采用典雅的语言,描绘了双竹的生长过程及其带来的美好感受。诗中通过“瑞植”、“祥枝”等意象,赋予竹子神圣的色彩,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竹子坚韧而不屈的特性,恰如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清雅的理想。诗的最后几句,展现出竹子与山水的和谐共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吉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竹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脆弱与无助
C. 暴力与冲突
诗中提到的“威凤”象征什么?
A. 低贱
B. 高洁
C. 平凡
诗中如何描绘竹子的生长环境?
A. 阴暗潮湿
B. 明亮干燥
C. 湿润深厚
答案: 1.A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